鋼化玻璃目前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,從普通的室內裝修、家用電器,到汽車玻璃、鐵路車輛、船用安全玻璃,以及建筑幕墻用玻璃等。根據各自領域對鋼化玻璃使用的要求,有不同的相關標準,本節主要介紹建筑用鋼化玻璃的標準,即GB 15763.2-2005《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:鋼化玻璃》,在下述的介紹中使用國標代替。
1.概述
《鋼化玻璃》國標(GB 15763.2-2005)的前言中,對其進行了簡單的介紹,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發布情況為:GB 9963-1988、GB/T9963-1988、GB/T 17841-2008中有關幕墻用鋼化玻璃的部分;也就是規定了建筑用鋼化玻璃國標為準則。
國標為條文強制:5.5、5.6、5.7.部分為強制性的,其余為推薦性。
國標中沒有闡述與其他國家的相關標準的關系,如美國標準ASTM C 1048-04(熱處理浮法玻璃一涂層與非涂層用熱增強、鋼化玻璃);英國采用的歐盟標準BS EN 2150-1:2000《建筑玻璃:鋼化玻璃》;日本工業標準JIS R3206《鋼化玻璃》。
國標明確了本標準適用范圍:
2.鋼化玻璃的主要技術要求與檢測方法
鋼化玻璃的性能測試首先應包含浮法玻璃的性能測試,玻璃密度、熱膨脹系數、熱導率、彈性模量、泊松比、強度、硬度等性能的測量方法請參考浮法玻璃相關標準(GB 11614)和資料。鋼化玻璃技術要求包括:尺寸及外觀要求:其中分為尺寸及其允許偏差、厚度及其允許偏差、外觀質量、彎曲度;安全性能要求:其中分抗沖擊性、碎片狀態、霰彈袋沖擊性能;一般性能要求:分為表面應力、耐熱沖擊性能。尺寸及其允許偏差、厚度及其允許偏差(見下表)標準條款中已經非常清楚地進行了說明。不再進一步的解釋。
2.1外觀質量的檢驗方法
外觀質量缺陷包括:氣泡、雜質、線道、點狀缺陷、劃傷及裂紋等。觀察缺陷的方法與GB11614平板玻璃的方法一致。在不受外界光線的影響下,如圖1所示,將試樣玻璃垂直放置在距離屏幕600mm的位置,打開熒光燈,距試樣玻璃600mm處用肉眼正面觀察。(觀察條件模擬晴朗天氣自然光)
3.以下重點關注除鋼化玻璃表面質量缺陷外的相關技術要求
3.1光學變形的測定
玻璃按拉引方向垂直放置,視線透過玻璃觀察屏幕條紋,先讓條紋明顯變形,然后慢慢轉動玻璃直至變形消失,記錄此時的入射角度。(如下圖)
3.2鋼化玻璃平整度(彎曲度)的測定
國標規定:平面鋼化玻璃的彎曲度,弓形不超過0.3%,波形不超過0.2%。
(此平整度要求相對較低,造成了一些立面玻璃成像變形較大卻依舊符合國標)
3.3鋼化玻璃抗沖擊測試
鋼化玻璃的抗沖擊測試是采用落球沖擊實驗來進行的。(模擬標準沖擊力下鋼化玻璃是否破碎)
3.4鋼化玻璃碎片狀態試驗
鋼化玻璃碎片狀態試驗主要觀察其破碎后是否成小顆粒,將可能的風險下降到較低水平。
3.5鋼化玻璃霰彈沖擊試驗
鋼化玻璃霰彈沖擊試驗采用帶金屬桿的皮革袋模擬人頭部進行沖擊,觀察其是否破碎或成長刀裝(可能對人體造成較大傷害)。
3.6鋼化玻璃耐熱沖擊
主要通過烘箱模擬熱沖擊后急速冷卻,檢驗其是否破碎,觀察其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或特殊環境下(如烤箱)能否保持完整,以及防止玻璃熱炸裂。
3.7鋼化玻璃的表面應力
鋼化玻璃的表面應力不應小于90MPa。
鋼化玻璃的表面應力是鋼化玻璃強度設計的基礎,特別是在高層建筑上的應用需重點關注。由于鋼化玻璃的表面應力與顆粒度(碎片數量)呈正相關關系,有時也可以根據碎片狀態了解鋼化玻璃的表面應力。